top of page
c20a5db3dm677eeb7425c6c7bd84a7ce.JPG

器乐作品

记忆碎片

合奏(2025)

这首乐曲原本是为四把大提琴而作,是我参加CelloWercken Zutphen音乐节的一部分。灵感源自Pieter van der Schaaf的一件装置艺术作品,该作品通过碎片化探索记忆的流动。为了回应这种视觉语言,我创作了一系列对比鲜明的音乐片段,每个片段都拥有各自的特征和质感。这些片段被刻意剪切、重组和重组——将记忆变成一种非线性的东西,被撕裂又被缝合,不断闪烁和移动。在这个为合奏创作的新版本中,我保留了原有的拼贴式结构,让音乐通过变化、对比和碰撞来表达一种“记忆机制”。

等等...算了

定音鼓独奏曲(2025)

《等等,别介意》是一首为定音鼓而作的乐曲。整首乐曲由一个单一的主题发展而来,其不断的变化和重复塑造了音乐的结构逻辑。这个主题反复地扩展和消退,营造出一种“话到嘴边,却未说出口”的张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音乐呈现出一种不断震荡的动态状态。

为三把小提琴而作(2024)

《日食》是一首由三把小提琴组成的乐曲,每把小提琴分别代表一个天体:太阳、月亮和地球。每把乐器都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——一条独特的音乐路径——在空间和声音中独立穿梭。乐曲的核心在于转瞬即逝的完美对齐。如同日食,三个声音汇聚成一个统一的点,然后再次分离。通过动静、分离与汇聚的循环,音乐反映了这些天体在引力作用下静谧的舞蹈。

戏曲

四个定音鼓(2024)

这件作品献给吴越,献给她的硕士毕业音乐会。作品名称“Gluckspiel”既有“运气游戏”的意思,也有“赌博”的意思。每个动作都与数字相连,最终指向不同的结局——就像掷骰子一样。这件由黄昱文创作的影像作品展现了游戏和娱乐场景的图像,没有玩家的身影。一切仿佛自行运转,笼罩在迷雾笼罩、充满不确定性的氛围中。随后,一根蜡烛和一个孩子作为时间和生命的象征出现。蜡烛像倒计时一样燃烧殆尽,提醒我们,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生活中,每一个选择都由有限的时间和机遇塑造。

不灭之火

三重奏 (2024)

《不灭之火》是为荷兰CelloWercken Zutphen创作的作品,灵感源自艺术家Ruthi Helbitz Cohen的作品。作品名称取自Rachel Pollack的小说《不灭之火》。作品反映了女性在被压迫下的不安、她们对强加的命运的反抗,以及她们永不屈服的精神。

燃烧的迷雾

合奏(2023)

《燃烧的迷雾》的灵感源于当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,以及潜藏于表象之下的种种恐惧与不确定性。历史包袱与宗教主题在现代社会的挥之不去,以及往事的重现,构成了一层浓重而似在燃烧的迷雾。作品运用“1+1+1……”的节奏,并尝试新的声音可能性,营造出力量与张力并存的氛围。

筷子

为两位打击乐手而作(2023)

筷子不仅是东亚日常生活和集体用餐的文化象征,更是共同进餐行为中亲密与距离的隐喻。在这件作品中,筷子被转化为一种声音媒介——不再局限于餐具的角色,而是被重新诠释为与各种材质碰撞、摩擦、产生共鸣的乐器。

bottom of page